刚刚过去的“十二五”开局之年,广东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52012件、18242件,增长27.3%和33.2%,创新绩效、专利密度等指标位居全国第一。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升到53.8%,正推动广东从拼体力、拼汗水、拼环境、拼资源,转向拼科技、拼知识、拼创新、拼人才,逐渐成为转型升级和科学发展的“第一引擎”。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之根。广东加大力度支持联合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不断提高基础研究水平和原始创新能力。2011年新增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获国家各类科技经费突破40亿元,其中863、97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重大项目经费均实现翻番。无机化学、分子遗传学、材料科学等领域的成果水平显著提高,散裂中子源、广州超级计算中心等大科学工程启动建设。
在基础研究“井喷”的支撑下,广东加速深化“省部院产学研”合作,组织实施并突破了一大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引领转型升级效益显著。2011年全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3.4万亿元、增长17%,约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30%;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品产值1.5万亿元、增长24%。
在此过程中,广东不断推进科技政策上升到法律层面,出台了我国首部自主创新地方性法规,大大优化了全省自主创新的环境。《广东省自主创新促进条例》第一次提出了覆盖自主创新全过程的法规体系,明确2015年全省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应达2.3%以上;技术转让所得净收入超过30%奖励创新者等。
2012年,广东将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省部院产学研合作,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等手段,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推动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据悉,该省财政用于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科研团队的专项资金将增长到8.5亿元,比去年再翻一番。